超過一年的時間沒有去台灣最好的山鳥鳥點-大雪山,因此決定趁著假期的一開始再次回到這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而在去之前接獲消息梧棲漁港出現三趾鷗,所以決定多去一天,希望收穫更豐富!
再出發的前一天我們就接獲壞消息-鷗科全部不見了,竟然會發生這種事,但我們還是照計畫前往。
由於梧棲的歐通常都是跟隨著漁船進港(畢竟有船才有食物嘛),而很多大型漁船都是下午才進港,於是我們決定下午再去,早上先去台中的其他地方繞繞,去找找紅胸鶲跟小桑鳲,結果竟然全槓,鳥運也太爛了八,唯一比較讓人驚奇的大概就是雖然常見但在北部市區公園幾乎看不到的松雀鷹及北部平地更少的小啄木八。
 |
小啄木 |
 |
松雀鷹 |
次要目標全槓的情況下只能期待主要目標能收到了。為此我們到了港邊找了個較沒風的好位置待著。一開始跟昨日差不多沒甚麼鷗讓我們只能拍鷺鷥抓魚,但後來慢慢有鷗進來了,也讓我們相信昨天的槓龜只是偶然,果不其然,一隻大鷗又飛進來了,粉色的腳。初級飛羽一排珠狀白色斑,是我很久以前在北海道看過,但在台灣還沒紀錄過的灰背鷗!!!總算是開胡了。
 |
小白鷺-沒鷗時只能找點其他目標打發時間 |
 |
終於有鷗進來拉 |
 |
灰背鷗-好久沒看了,也是我在台灣的第一筆紀錄 |
之後鷗群也陸續進來,銀鷗類,黑尾鷗,各種類型的鷗,算是很好練等的地方。撇除一些一二齡鷗認不太出來之外(雖然推斷多數都是小黑背鷗),大部分的鷗都是小黑背鷗,不過重點之一的三趾鷗還是沒有出現...
 |
各種大鷗與黑尾鷗,成體主要都是小黑背鷗,1齡個體判斷可能是銀鷗 |
隨著天色越來越暗,也發現鷗個體都是一直重複,因此判斷三趾鷗可能走了,於是決定趁著天色還亮的情況下,去找羅佛的巨巨朋友發現的鳥-大麻鷺。
看似圓滿的行程,跟大家說再見之後,本來我也是要返家了,但感謝台南王巨巨好友的訊息,我悄悄南下,因為南台灣還有另外一種消息壓得很死的稀有鳥種-鴻雁。
聽聞下午比較穩的情況,白天我們就在去嘉南其他地區去補考好鳥。我們又來到八掌溪跟新塭,又是草原灰伯勞與北環頸鴴,這次在在地人的領導之下,果然是很迅速就補考成功。
 |
草原灰伯勞 |
 |
北環頸鴴 |
在這兩個點加起來待不到1小時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有其他收穫的。我在一大群的裡海燕鷗中發現一隻體型較小,但嘴還是很厚的鷗嘴燕鷗,在台灣也是很難得可以看到度冬個體,嘉南沿海是數量最多的地方;一樣在北部不容易,但南部可看到上千隻的反嘴鴴,難得有較近的個體;還有一隻有腳環的黑面琵鷺。根據腳環回報系統,這隻好像已經連續好幾年(至少3年)在此區度冬,真是忠實呢。
 |
鷗嘴燕鷗 |
 |
反嘴鴴-南部特產 |
 |
黑面琵鷺-此隻個體已連續好幾年在此地度冬 |
在尋找漁鷗未果之後(好像來之前就不再了),我們前往鰲鼓去看在台灣難得一見的黑頸鸊鷉繁殖噢,看是看到了,可惜距離我們相當遙遠,只有一隻不太繁的在近處。在不太想花太多時間等待的情況下我們就趕往今日最重要的目標而去。整個鰲鼓鳥況也已經過了最精華的時段,雁鴨科走了大半,度冬的大鵟沒有找到,倒是鰲鼓特產鸕鷀和白冠雞仍是相當平易近人,只是數量上也減少很多。
 |
黑頸鸊鷉-可惜較繁的那隻遠在百米外 |
 |
鸕鶿-鰲鼓特產 |
 |
白冠雞-鰲鼓特產 |
一到鳥點找了一下沒看到鳥,想說難道又要槓龜了,好在王巨巨不愧是在地人,知道這種大鵝還是很容易被長草遮掩,因此要換不同角度。果不其然,一開始沒看到只是因為視線死角的關係,終於又再次看到鴻雁啦!!!上次見到已經是我剛開始賞鳥,雪隧還沒開通,水田還沒被大幅破壞下的宜蘭,本來去年宜蘭來了一隻很想去看,但她竟然被車撞死...再次感謝王巨巨願意分享鳥訊,讓我事隔十多年能再次看到這美麗的大雁。
 |
鴻雁-看鳥10多年來的個人第二筆紀錄 |
本趟大雪山之行雖然槓了不少鳥,看了不少餵食鳥,不過還是看到不少好鳥,總結來說還是個讓我充滿開心回憶的旅程!!!
2.7-2.10 台中嘉義台南